第(2/3)页 …… 突厥入侵和驿站失灵、皇帝南巡,只是白贵制造的幌子。 大唐北境的各种小部族数不胜数,只要他稍加示意,就可让边境情报由小部族入侵改为突厥入侵,反正都是草原部族,认错了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而这种小部族入侵,一年的秋冬之际,不知多少。 驿站失灵,这件事就更简单了。 李隆基这个皇帝的权力,不知不觉就被白贵以简单的伎俩巧妙夺走了。 看起来似乎有些充满戏剧性。 但实际上这并不戏剧。 董卓之所以能从边将成为董相国,就是因为东汉朝廷一次小失灵,放董卓的兵马入了洛邑,董卓就此轻易执宰了东汉的社稷江山。 而白贵现在是一国宰执,施以小策,在皇帝不在长安的情况下,做到如此地步并不难。 但……正如董卓会被反噬一样,白贵这般施为,也会被反噬。 只不过相比董卓这个被排除在朝廷之外的边将所引起的反噬而言,白贵作为朝堂的领头羊,反噬就小了许多。 有突厥入侵的这个前提下,家国大义之下,守卫长安的南北衙禁军在朝堂的压力下,不得不被拆解,一部分“精锐”在故将军、校尉的带领下,前往北境抵御匈奴。 长安兵权,轻而易举就落入到了白贵这个权相手中。 大约半个月后,李隆基返京,因见兵权已失,不得以只能暂认了自己已经被架空了的事实,被尊为太上皇,另居于太极殿。 回来第二日。 李隆基派人邀请白贵入宫赴宴,目光幽幽。 “白卿,朕一向恩宠于你……” “你就是这样对朕的吗?” 他冷声问道。 他心底里很失望,他一直认为白贵对他忠诚。但没想到,他失去音信才不过十几天,白贵就另立了新君,尽管事出有因,可谁都看出来,这其中白贵的野心。更别说白贵现在已经是朝廷的权相,和以前的实权宰相大不相同,权力更上一阶。 “陛下怠于朝政,三次南巡,消耗民脂民膏无数……” “此次突厥入侵事急,臣不得以……” 白贵神色淡然,回道。 如果他只甘心当一届宰相,那么李隆基罢相也就罢了。但他现在的改革才刚刚开始,六年,六年的时间什么也做不了,他需要更长的时间。 而这个时间,李隆基给不了。 另外,若不是因为现在的李隆基已经沉湎于享乐,南巡这项计策也不会成功。他现在将李隆基尊为太上皇,总好过日后再有一次“安史之乱”。 “瑁儿现在年幼,不能理政……” “白卿你帮朕,将瑁儿废掉,重新让朕执掌朝政,朕给你封王!对,给白卿你封王,以白卿的功劳,封王够了!” “代王白卿你看如何?不行的话,赵王……” 李隆基见到白贵这般神色,心底一慌,立刻就明白白贵对他并不忠诚,所以知道对白贵质问,并不会奏效,所以改变了策略,想让以封王事让白贵动心,重新拥立他执掌朝政。 “臣子不可封王,臣对陛下和大唐忠心耿耿。” “陛下或许是喝醉了……” “臣这就告退了……” 白贵起身,微微躬身施礼,然后连头也不回的甩袖离开。 重新拥护李隆基执掌朝政,他还没那么傻,若是李隆基重新拥有权力,第一个对付的人,估计就是他。 走出侧殿,在走廊拐角处,见到了武惠妃。 武惠妃貌美如初,施着粉黛。 “陛下是不是在和白相商量废除瑁儿的事情?” 她问道。 第(2/3)页